搜尋

上海裡弄,上個世紀的海派文化

三月 4, 2021
不同於傳統的江南設計,也不同於西方的建築風格,這就是上海弄堂,在上個世紀外來文化的影響下,造就了近代史上屬於上海文化的標誌。它在上個世紀藏了多少名人典故,流轉著多少記憶相冊,在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,每一個塊石頭都蘊藏著一個故事。

  很多看去上海的宣傳都是以陸家嘴的繁華為主,但老弄堂卻別有一番風味,和北京的四合院一樣,它們也在不斷的在歲月長流中消失,像是易冷的煙花一樣。在高樓大廈的鄰列的城市中,它們像是一幅插畫,標誌著那個時代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停留過。

  弄堂是狹窄的,但生活是多姿多彩的,穿過悠長人來人往,一段滬劇小曲兒,彷彿是藏在城市裡的陳舊寶藏。不避風的牆,關不住的門,不擋雨的簷,花了臉的孩。

  弄堂是多姿多彩的,可以是石庫門的深宅大院,一副民國軍官的森嚴做派,可以是別緻的小洋房,老虎窗,紅銹磚,鐵藝花,鱗次櫛比是百年文化的跌宕起伏,錯落有致是人情冷暖的煙火飄搖。

  亭子間陪過張愛玲,伴過艾青,繫著魯迅,見證了巴金的說真話的大書。長恨歌裡的瑣瑣細細,燕子銜泥能蓋住一道道裂痕,背陰處的爬山虎,噴薄而出的太陽,碾碎集合一道道景色。

  我們很難爭論出弄堂的消失是對是錯,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有幸在弄堂徹底消失之前還能看上幾眼,相冊再久也比不上藏在記憶的親眼見過。

(100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按個讚吧!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