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,我國高血壓患病率持續增長,全國平均每年新增患者1000萬人,但依然有很多人不把它當回事,不好好吃降壓藥,更沒有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,血壓高雖然沒有明顯的症狀,但是它的危害可不小,每年因為血壓升高而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已高達200萬!它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,慢慢“侵蝕”著身體,造成衰退、病變,甚至是致殘、致死。
高血壓的危害
簡單來說,高血壓就是血液流通困難,機體不得不加大血壓使血液流得比較順暢,長期下去,將會對心、腦、腎以及外周血管等靶器官造成嚴重損害。為了適應高血壓帶來的心髒排血困難,心肌組織需要更強的肌肉收縮張力,這會導致左心房代償性肥大,加劇心肌勞損,引起房性心率失常(房顫)等症狀。時間久了,可造成心髒整體功能減退,更易發生心力衰竭,甚至是猝死。
心肌肥厚還將阻礙肺靜脈的血液流入心髒,產生肺淤血,引起呼吸困難和肺組織損傷。另一方麵,血壓異常升高會促使冠狀動脈粥樣硬化,誘發心梗等危急情況。大腦毛細血管非常豐富,對血氧變化十分敏感,持續的高血壓會讓血管壁變得十分薄弱,增加腦動脈形成動脈瘤風險,一旦血壓波動過大,極易造成顱內出血。
腦動脈瘤第一次出血的死亡率可達30%,幸存的患者不及時救治,很快會發生第二次出血,這時死亡率高達70%-80%。 腎髒的毛細血管有重要的過濾作用,高血壓會讓血管內血液壓力增高,影響到腎小管微小動脈的滲透壓力,過濾蛋白的能力下降。長期高血壓可引起腎細小動脈硬化,使器官萎縮甚至出現纖維組織增生,從而發展為尿毒症。腎髒和高血壓相互作用,腎髒問題也會導致高血壓,使血壓難控。當出現貧血、疲乏無力、體重莫名減輕、肢體水腫、食欲下降、起夜次數增多、出現泡沫尿或血尿等症狀,很可能是腎髒受損了。 血管
血流壓力增大時,血管壁容易被撐大、變薄,形成斑塊和血栓的幾率增高。而脫落的斑塊和血栓很容易造成血管梗塞,使組織或器官缺血壞死。嚴重的高血壓,對全身的外周血管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。一旦血管壁或血管內膜受到損傷,可能引發大動脈瘤、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等致命性的病變。
高血壓的症狀
絕大多數高血壓屬於原發性高血壓,早期時可能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。主要由於血管阻力增加,血液流量減少引起的。不過要提醒下大家,如果身體經常出現以下幾個症狀,還是盡早進行血壓監測為好。
1、頭痛
頭痛、頭脹,可能是最常見的高血壓症狀,不過,頭痛的原因有很多,除非血壓非常高(高於180/110 mmHg),發生了高血壓急症,普通的高血壓是不會引起頭痛。
2、頭暈
經常感覺頭暈,腦袋暈沉,在迅速起立時,眼前突然一片黑出現眩暈的情況,可能會有持續性的沉悶感,嚴重的妨礙思考、影響工作,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,甚至出現主動脈供血不足而導致昏厥,對生命造成了嚴重的威脅。
3、流鼻血
高血壓患者在疾病初期,或者發生高血壓急症時,會出現流鼻血的情況。
4、皮膚變色
高血壓患者有時候皮膚會發藍色或紫色,當細胞的氧氣含量下降時,即使是少量的氧氣含量下降,也可能導致皮膚變色,這種症狀與肺動脈高壓有關。
5、疲勞
高血壓導致心肌受損,心髒提供血液減少,血流量不足會導致疲勞和困倦。如果一直感到疲倦但是沒有明顯原因,一定要去檢查血壓。
6、視網膜病變
高血壓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,視網膜動脈會出現痙攣性收縮,可能會導致微細的血管壁損傷,引致視網膜病變, 導致玻璃體出血等眼疾。長期控壓不利,嚴重影響視力,甚至導致失明。
7、正確測血壓
知曉血壓,定時定期檢測很重要,建議30歲以上的人群,每5年檢查一次,尤其是有高血壓家族史,出現頭暈、頭痛等症狀的人群,更應警惕高血壓,加強檢測頻率。
但很多人都不會測血壓,過於依賴機器,測的時候速度極快,一兩分鍾甚至幾十秒就搞定了,這種測量結果往往不準確,起不到很好的監測、管理作用。
如何正確測血壓呢?
1、選擇合適的測量時間
人體的血壓是波動的,測量血壓最好選在每天血壓較高的時候進行,一般在早上吃早飯、服藥以前測量血壓比較好。建議早起後1小時、晚上睡前1小時各測量一次。
2、正確使用血壓計
一平:雙腳平放在地上,不要蹺二郎腿,血壓計與心髒保持水平;
充氣管:充氣管應放在動脈搏動的地方;
袖帶:袖帶下緣應在肘橫紋上兩指處;鬆緊合適,以能放入一根手指為宜。
(第一次檢查應測量左右上臂血壓,若兩者不一致,則采用數值較高側手臂測量的血壓值)
注意事項
測量血壓前,應先休息5-10分鍾,避免在跑步、爬樓後或情緒激動時測量,還要避免攝入茶、咖啡等刺激性食物;連續測量三次,每兩次之間應間隔1分鍾以上,血壓值以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平均值為準。
對於家庭自測血壓以≥135/85mmHg為高血壓標準;白天(或清醒狀態)的平均值≥135/85mmHg,亦或是夜晚(或睡眠狀態)的平均值≥120/70mmHg為高血壓。
很多人在測量血壓時都可能因為情緒緊張而出現血壓“虛高”,特別是在醫院檢測時,這類血壓我們稱為“白大衣性高血壓”,建議大家養成家庭自測血壓的好習慣,這也是醫生給予治療方案的重要參考。
(3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