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入語:牙口不好影響大腦功能,3分鍾強化“咀嚼肌”,防止老人失智
未到七老八十,就咬不動蘋果、嚼不爛青菜?生活變得索然無味。一口爛牙不僅不美觀、講話漏風、不能吃美食,現在有愈來愈多研究發現,牙齒不好與心血管疾病、血糖控製有關,甚至影響老年後是否失智與失能。健康長壽的秘密就藏在“咀嚼力”。有一副好的牙齒,能攝取食物、刺激大腦,讓人開懷大笑、身心滿足。其實,想要有一口好牙並不難,現在就加入護牙行列,嚼出幸福人生。
一口爛牙將讓身體陷入危機
過去30年,發達國家許多研究發現,牙周病與全身疾病有密切關係。牙周病若不加以治療,細菌將隨著血液循環蔓延全身,可能加重心血管疾病、影響糖尿病血糖控製、導致孕婦早產或胎兒體重偏輕等狀況。
另外,肺炎的發生甚至也與口腔照顧的好壞有關。長期臥床的老人因插著鼻胃管未經口進食,並不需要清潔口腔,但口腔細菌因此累積滋生,容易隨著含菌量很高的痰液和腐敗的有機物經由氣管來到肺部,便造成吸入性肺炎。
口腔的咀嚼力和失智有關
神奈川齒科大學助理教授山本龍生發表於《身心醫學期刊》論文發現,牙齒不滿20顆且沒有裝假牙或植牙的人,未來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咀嚼能力正常的人高出1.9倍,但有裝假牙或植牙並定期維護的人,則與有20顆以上自然牙的長者機率差不多。2012年發表於《美國老人醫學學會期刊》的瑞典研究也有類似發現,長輩隻要缺齒數多、無法咀嚼較硬的食物如蘋果,將可能影響認知功能,包括記憶、決定事情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保護牙齒的牙周膜(牙周韌帶)與三叉神經相連,咀嚼時,經由三叉神經的傳導,可刺激到大腦的海馬回、感覺區、運動區、額前區、紋狀體。一旦失去咀嚼能力,腦部血流量減少,大腦失去刺激,就容易產生退化。
咀嚼力不夠老人容易失智力
沒有牙齒,咬合不良、咀嚼效果變差,將妨礙營養攝取,影響身體健康;講話口齒不清,影響人際溝通,加上牙齒缺陷,影響外觀,老人因而降低參與社會活動的動機,不願出門、缺乏外界刺激,就更容易退化。老人們可能因為牙口不佳,隻能吃軟的或流質等不必咀嚼的食物,但咀嚼跟老年疾病和失智症有關,咀嚼能力愈差,空間感、學習新知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會降低,甚至較容易出現沮喪等情緒問題,進而提高失智的風險。
除了練習咀嚼、有口腔問題時及早治療之外,也可以做健口操訓練口腔肌肉,其實老人不要隻吃軟、流質的食物,應該多攝取一些營養價值高又不會太軟的食物,比如核桃、毛豆等等,偶爾也可嚼無糖口香糖10~15分鍾。
老人平時在家也可以常做“健口操”,利用每天瑣碎的時間,輕鬆進行咀嚼肌的鍛煉:
1.肩膀運動:吸氣上提肩膀、再慢慢呼氣放鬆肩膀;
2.頭頸運動:緩慢地抬頭、擺正、低頭、擺正,再緩慢地右轉、擺正、左轉、擺正,可以活動脖子前後左右的肌肉;
3.鼓起腮幫子:口裏充飽氣,鼓起右臉頰、再換鼓起左臉頰、最後兩側一起鼓起來;
4.舌頭運動:舌頭向上、向前伸、向下、向左、向右、最後順時針、逆時針繞圈;
5.唾液腺按摩:按一按耳朵下麵、按一按左下巴、按一按右下巴;
6.發聲練習:發出 啪、它、哢、啦的聲音。
(3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