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

3歲前是大腦發育“黃金時代”,做好這4點,幫孩子打造聰明大腦

十一月 18, 2020

文丨美媽很帥

日本腦神經外科教授林成之指出,0-3歲是大腦神經元不斷增多的時候,到了3歲增長速度逐漸放慢,在4歲左右會對那些“閑置”的神經元進行剔除,精簡大腦的信息網。

也就說是,0-3歲是大腦快速發育的“黃金時代”,此時的大腦好比一張白紙,可塑性很強,在迎來大腦發育的第一個轉折點(3歲)之前,作為父母的我們,應該給予寶寶足夠多的優質刺激,以幫助寶寶有效地創造有價值的神經元連接。這樣孩子的大腦才得以平衡發展。

image

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?其實很簡單,平常你若能做好這4點,孩子的大腦勢必會朝著積極的方向去發展。

每天遛娃

有些家長想寶寶聰明,但嫌外出麻煩,極少帶寶寶出去玩,白白浪費了讓娃變聰明的機會。其實每天外出溜娃,寶寶能感受寒冷、炎熱等不同溫度,感受空氣的味道,感受雨天、晴天、四季的氣息,都能給予寶寶不同的感官的刺激。

image

要知道,大腦的信息是由眼睛、耳朵、皮膚等五種感覺器官輸入大腦深層的,這些外部刺激能夠令大腦的神經活動變得越發順暢,越發活躍,對大腦發育大有裨益。

當寶寶會走的時候,最好慢慢配合他的步伐,別削弱了寶寶的興趣。在途中看到掉下的落葉,或者在搬家的螞蟻,如果寶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,家長別急著走,停下來跟寶寶一起觀察,這樣能培養寶寶對事物喜愛的能力,激發寶寶的探索欲,對今後專注力的提高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。

image

理由很簡單,就是大腦更青睞於帶有積極情緒的信息,寶寶對某件事感興趣了,外界的信息才有更大的機會輸入報償性神經係統,而這個腦區是大腦的獎勵中心,是產生幹勁的場所。正因為有幹勁,有學習的動力,專注力持續的時間才會逐漸拉長。因為孩子經常得到大腦的激勵,將來孩子上學了,對學習這件事不但不會排斥,還會很享受。

多做手部與身體運動

手被部分科學家被稱為“人體的第2個大腦”,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一篇論文也曾提到,精細動作技能與認知發展的關係具有大腦神經發育基礎,它們在某種程度上共享了小腦與前額葉等腦區。

image

可見手與大腦的關係是多麼的密切!如果你想寶寶聰明,嬰幼兒期就要多鍛煉寶寶的手部粗細動作:需要撕、貼、折、擰、捏、揉等動作的小遊戲,比如剪紙、折紙、貼圖、手抓輔食、玩黏土。

當然,身體運動對神經元之間的相互連接也同樣重要,父母不管多忙每天都要抽出一兩個小時帶寶寶外出活動,走路、跑步、跳躍等基本運動能讓運動神經得以鍛煉,從而提高神經傳遞能力,促進大腦的發育。

image

念繪本

把4個孩子都送入東京大學醫學部佐藤亮子,曾多次強調給嬰幼兒念繪本的重要性。她在孩子3歲前就讀了1萬冊繪本!當然,這裏的1萬冊並非真的叫你買1萬冊繪本回來,而是把薄薄的繪本讀厚、讀“活”,反複讀,善用音色、聲調、肢體語言,幫助寶寶理解語言背後的情緒,把寶寶帶入故事世界中去。在這個過程中,寶寶的情緒感知能力得以發展,也慢慢學會預測故事走向能力。更重要的是,在這樣的閱讀讀時光,能同時刺激視覺、聽覺與觸覺,寶寶能感受你的愛意,從而有利於神經元之間的相互連接。

image

攝取足夠的ω-3脂肪酸

嬰兒的大腦除去水分,60%都是脂肪,平常攝取脂肪的質量對大腦的機能有很大的影響。據最近研究表明,突觸(信息傳遞的關鍵部位)中含有ω-3脂肪酸不夠的話,大腦則難以保持正常運轉。

所以家長要有意識地給寶寶吃一些富含ω-3脂肪酸的食物,比如青花魚、秋刀魚、三文魚、虹鱒魚、沙丁魚等,還有富含α-亞麻酸的亞麻籽(油)、紫蘇籽、芝麻(油)等。

(28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按個讚吧!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