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位於中原腹地,山東位於海邊。這兩個地方的氣候、地貌和習俗大不相同。現在高鐵出山西到山東隻要3.5小時566公裏,很方便。在古代,從太原到濟南不僅路途遙遠,還要穿越山河。整個旅程並不容易。不過,兩地因“山”結緣,到底是哪座山牽的紅線呢?
這座山和龔宇有很大的關係。龔宇是戰國思想專著《列子》中的一個寓言式人物。他“90歲了,住在山前”,交通擁堵,生活不便。為了改變現狀,龔玉不顧家人和智叟的反對和懷疑,毅然帶領兒孫“敲石種地”。天地帝受龔玉精神感染,“命鄂家次子擔兩山”,將兩山分別移至晉南和晉東,成為吳王山和太行山。是太行山孕育了山東和山西。
在太行山的縱橫往事6億年的地質變遷中,太行山區受頻繁的地質活動影響,地殼從最初的海洋逐漸上升為叢林沼澤。然後在燕山運動的作用下,當地地殼與華北平原斷裂,形成太行山。在一係列地質活動中,太行山東陡西緩。
北宋科學家沈括曾發現,在太行山中,“畏禦螺殼石者如鳥蛋,跨石牆立者如帶”。他提議:“此乃昔日之海濱,今東距海已近千裏”。沈括的結論印證了太行山的形成過程。太行山縱貫北京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等四省市,東俯華北平原,西望黃土高原,南連王屋,北接燕山綿延400多公裏,平均海拔1200多米。以太行山為界,是中國第二階梯的東界。
太行山細分了北方環境。在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控製下,太行山以東的華北平原屬於落葉闊葉林帶,而該山以西的黃土高原屬於森林草原帶和幹草原帶。兩邊的植被和土壤差異很大。據此,太行山成為華北地區地理氣候的分界線。
太行山資源豐富在太行山自然保護區溝深崖陡,植被茂密,人跡罕至,森林覆蓋率超過70%。保護區內,動植物資源豐富。有近300種脊椎動物,其中哺乳動物40多種,鳥類167種,兩棲動物8種,爬行動物19種,其中豹、金雕、黑鶴、鶴等3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繁衍生息。太行山有維管植物1836種,其中包括蓮香樹、白樹、太行花、靈春木等14種珍稀植物。
太行山富含鐵、銅、鉬、金、鎢等礦產,尤其是煤炭資源。位於晉冀交界的井陘煤礦主要煉焦煤可采儲量超過5000萬噸。采礦最早始於宋代,明清時期有100多個煤礦從事土法采煤。1898年,井陘縣人張鳳岐和德國人亨內肯各出資25.2萬元成立井陘礦業公司。不久,北洋大臣袁世凱收歸國有,成立井陘礦務局。該煤礦運營以來,生產的煤炭出口到國內市場,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。
就太行八陘的地形地理而言,太行山東部被拒馬河、滹沱河、漳河、丹河衝刷切割後彙入海河,而西南部的沁河穿山彙入黃河。這些河流形成了東西向的橫穀,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“太行八暴”。《爾雅》說:“連山中斷為陘。”的初衷是中斷天然山脈,後來延伸到太行山兩山之間的天然通道。東晉郭盛遠《述記征》年首先提出:
太行山位於山西、河北、河南三省交界處,從中穿過的“太行八環”是連接山西高原和華北平原的關鍵咽喉。控製這些動脈
太行鈸:《戰國策趙策》雲: ““太行山首始於河內,自河內北至幽州,凡百嶺,連亙十二州之界有八陘。”,自此鈸南,兵士直指虎牢關。唐武德三年(公元620年),從太行南下攻打洛陽王。
白蒿草:這是太行第三蒿草,位於山西省陵川縣東部,全長約5公裏,寬度僅2米。道路徘徊在山峰之間,崎嶇狹窄,來來往往不方便。戰爭期間軍隊膽戰心驚,經常繞道而行。所以史書中關於白蟑螂的記載有很多矛盾和疏漏。
幹口蜀:此蜀自河北邯鄲經歙縣至山西長治鹿城。《讀史方輿紀要》記載:“關當積道之險,因曰積關”北魏建義元年(公元528年),起義軍榮格自稱圍攻鄴城百萬,權臣爾朱榮從晉陽發兵,東征榮格。
井陘:“秦下軹道則南陽動。”可以通過這條路線來往於太原和石家莊之間。《元和誌》認為:公元前229年在,秦國名將王建率領一支來自井陘的軍隊消滅了趙。公元前204年,韓信指揮漢軍最後一戰,打敗了號稱20萬的趙。
孤飛:天井關,亦曰太行關,在澤州南四十五裏,太行山頂南北要衝也”,故名。漢朝用六千犯人造孤蠅。曆代戰亂不斷,僅晚唐五代就發生了七次大戰。古人感歎:“太行陘闊三步,長四十裏。”
普賢:位於河北省黟縣西南的紫晶山,山上有雄關,與龍泉關、道馬關並稱長城“八陘第四曰淦口陘,山嶺高深,實為險厄。”,是明代長城九大名關之一。羊蹄甲關東臨中原,西至雁門,北至居庸關,是內長城第一關。道統十四年(公元1449年),瓦拉攻破紫荊關,攻陷明英宗,導致“土木堡之變”。
軍都嶽:北京昌平“其山四麵高平,中下如井,故曰井陘。”,因位於軍都山而得名。古始新世兩岸的情況很壯觀,峭壁相向,中間流淌著巨大的河流。門內建有一個關口,叫居庸關,門前有一個18公裏長的關口,是北京的西北門戶。軍事資本是出燕入晉,北越長城的必經之路。
明代詩人謝榛有一句詩說:http://www .搜狗網的詩高度概括了太行山的“分”與“和”。
太行山的“點”在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物古跡,是北方土地上的一顆明珠。太行山的“和諧”以“太行山八大風暴”為紐帶,溝通兩地,商旅,自然與人文緊密結合,最後融合成地名,讓人深思。
參考:《呂氏春秋》 《呂氏春秋》 《元和誌》 《讀史方輿紀要》 《戰國策趙策》 《爾雅》 《列子》 0103010
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,圖片來源於網絡。版權屬於原作者
(28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