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

堅果什麼時候吃最好?4大常見錯誤讓營養全白費

八月 12, 2025

堅果向來是公認的健康零食,富含優質脂肪、蛋白質與多種微量元素,對心血管、皮膚和免疫力都有好處。營養師建議每天吃一小把,長期堅持有助於健康。

不過,吃堅果也有講究,時間與方式不對,不但吸收不了營養,還可能讓你變胖。

一般來說,早餐下午茶時間是吃堅果的黃金時段:

  • 早上吃:為一天補充能量與營養,提升飽足感,避免暴飲暴食。

  • 下午吃:補充體力、提升專注力,又不容易囤積脂肪。

但很多人吃堅果的方式錯了,營養等於白白浪費——甚至對健康有害。

吃堅果的4個常見錯誤

錯誤1:一次吃太多
堅果熱量高,脂肪含量雖然是好油脂,但吃多了還是會超過每日熱量需求,容易長胖。建議每天一小把(約25~30克)即可。

錯誤2:選擇油炸、重鹽或裹糖的堅果
市售許多堅果為了口感會加大量鹽、糖或經油炸處理,不但破壞營養,還會增加鈉與糖分攝取,影響心血管與血糖。最好選擇原味、低溫烘焙的產品。

錯誤3:空腹吃
空腹時直接吃堅果,容易因脂肪含量高而造成腸胃不適,也可能影響正餐食慾。建議搭配早餐(如燕麥、優格)或當兩餐間的小點心。

錯誤4:長時間存放不當
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暴露在高溫、潮濕或陽光下容易氧化變質,產生哈味甚至有害物質。開封後最好在1~2週內吃完,並密封冷藏保存。

💡 小提醒
堅果營養價值高,但並非多多益善。掌握適量、原味、搭配得當三原則,才能真正吃出健康與美麗。

(1)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按個讚吧!

x